close

被老同學拉去參加的公民記者宜蘭場課程~最後還要交作業....

廟會慶典活動的吸睛要角~大仙尪
「大仙」在台語中有「很大一尊」的意思,「尪」是指人偶尪仔,意指操作者在裏面控制猶如操控布偶,「大仙尪」就是一種類似尪仔的巨大神祇。在地宜蘭人對於「大仙尪」應該不陌生,因為「大仙尪」最早的發源地就在蘭陽平原,每年農曆正月初六迎城隍的南門陣頭,以及農曆3月26日迎東嶽大帝換北門陣頭,當各路神明出巡時,大仙尪仔就在神轎兩側護駕,是迎神賽會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也讓宜蘭的廟會繞街活動熱鬧有看頭。一般製作成大仙尪的神祇多為主神旁的副神,如媽祖旁邊的副神千里眼、順風耳,在廟會活動時,大仙尪除了開路,還有「辨識」的作用,當人們遠遠一看到大仙尪,就知道隨之要來的是誰,例如當你看到一紅一綠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就知道接著馬上是祂們的「頭家娘」媽祖娘娘到了,其他如關公就配周倉與關平,土地公就配招財進寶二童子。
除了副神也有些是由主神製成,如二郎神君、太子爺等等。此外亦有一些較小的「大仙尪」,只比一般人體大一點,常做成哪吒或土地公等等。所以包含所有天、地、人、神等各界的神靈,都可製作「大仙尪」,可說從玉帝到小鬼都有,其中較常見的有千里眼、順風耳、七爺、八爺、土地公、太子爺、文判、武判、二郎神君、彌勒佛、濟公、金童、玉女等等。
而不只在宜蘭,「大仙尪」文化還越過了雪山山脈傳到了台灣各地,現在已變成全台灣傳統廟會常見的陣頭之一,因此「大仙尪」各式稱呼也多了起來,如中南部「神將」、「將爺」稱呼另外像哪吒或土地公比較小型的「大仙尪」中南部另稱為僮仔、矮仔爺等,據文史工作者調查光台灣就有12種以上稱呼,但一般北部還是多以「大仙尪」,中南部則多為「神將」、「將爺」的稱呼。
大仙尪仔的起源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為源自於大陸福州,當地稱之爲「塔骨」跟台灣「大仙尪」非常類似;也有人說,在日治時期日本神廟的迎神賽會有時會抬木偶,大仙尪便是由此演變來的;但最主流說法認為大仙尪仔的出現和自古便是各類戲曲的「集中地」的蘭陽平原北管的發展有關。當十九世紀末時,北管分裂為「西皮」和「福路」兩派,兩派從一開始的械鬥,逐漸轉化成廟會相互較勁的拼陣,尤其在廟會遶境活動中,更是「拼館」的時刻。據說一開始是西皮派先派出舞龍來湊熱鬧,福路派不甘示弱地扛出「大仙的」哪吒來較勁,象徵「哪吒抽龍筋」。西皮派也不甘示弱,在下次廟會時就推出哪吒的老爹-「托塔天王」李靖的大仙尪仔,上演「老子教訓兒子」的戲碼,如此一來一往,互別苗頭,為廟會增添許多熱鬧的氣氛,稱為「南北門拼鬧熱」,流傳至今,也成台灣信仰的一大特色。
傳統大仙尪由頭部、身架、外披色彩紋飾富麗的繡袍而成。頭部可說是整尊大仙尪的靈魂,也是傳統大仙尪技藝精華之所在,但這技藝已逐漸在台灣消失。從前大仙尪頭部都是採用樟木並以手工雕刻製作,但近來多改用玻璃纖維灌模,因為可以快速大量製造其重量也較輕,但成品卻也缺乏變化性及藝術收藏價值;另外就是大陸大量廉價的製品迅速攻佔台灣市場,使得這項技藝就跟許多傳統藝術一樣都面臨失傳的窘況。坐落於宜蘭市河堤道路邊供奉主神為湄洲媽的聖母堂,就保有幾尊難得一見的在地老師傅的木製手雕大仙尪,而且大、中、小型都有;分別是千順會的福德正神(小)、千里眼將軍(中)、順風耳將軍(中),還有二郎神君會的二郎神君(大)及哮天犬將軍(小)。據堂主鄭錫輝表示:聖母堂的大仙尪都是請附近一位蔡火土老師傅製作的,而這位蔡老師傅現在已近80歲,早就沒在雕刻了,所以堂內這些大仙尪頭部木雕部分都是在10年前就先請老師傅製作完成。除千順將軍,聖母堂還以二郎神君會著名,值得一提的是堂內的二郎神君大仙尪,不但頭部是木製手雕,連帽子部分也是,不像一般大仙尪的帽子是用紙或皮革製作,鄭堂主說:用木頭製做的好處是日後若有損壞可以重新修補,而用紙或皮革的只能重新製作。另外,堂內還有一尊哮天犬將軍,在當時蔡老師傅在雕刻時可是全憑想像,因為哮天犬將軍不像一般大仙尪有固定的「臉譜」可供參考,鄭堂主就建議採七分像人三分像犬應該就可以,也因為如此堂內這尊哮天犬將軍才得以完成,可見要雕出大仙尪的神韻除了要有十足的功力外也還要有十足的想像力才行。而可以想見的是當蔡老師傅放下雕刻刀的同時,傳統大仙尪文化也流失了一大部分。
再來是身架部分,身架材質最早的為竹編、藤編等,但現在已經演變到使用不鏽鋼管,甚至嘉義還有塑膠管的,但其中仍以竹架使用較多。
衣服則分為兩種,一種是素面薄甲因無較華麗的刺繡所以較為輕,另一種為蓬甲有華麗與立體的刺繡所以很重。大仙尪衣服大約六尺長,但用料至少六丈,因繡法不同,重約十到十五公斤。
中大型「大仙尪」各部位分開時重量就不輕,加在一起時重量更是可觀,一般中型從 40 ~ 80 到大型的 90 ~ 100公斤都有,小型的太子、濟公、土地公等則是10 ~ 20 公斤不等。

大神尪仔在表演時,要由扮演人(中南部稱”將爺腳”)進入祂們的體內,中大型大仙尪人偶身體中間通常會開一孔,讓扮演者可以觀看外界狀況,然後將整尊大仙尪的重量落在肩上,撐起來加以操作,中或小型的大仙尪重量靠身架直接落在肩膀,因此手可以伸出來,握刀斧等兵器。大型的大仙尪身長約有成人兩倍高,重量極重,因此除了身架扛在肩膀還需手提握住,此種大仙尪手部擺動就必須靠扮演人左右搖擺走動產生「慣性」,才能讓大仙尪的手也跟著甩動起來。由於大型大仙尪相當大且重,故要扮演好相當不易,在大仙尪裡面也異常悶熱,據聖母堂會員表示:一般中型的大仙尪體力好的人可走一個多小時,體力不佳的人大概只能走10幾分鐘。
除了造型,大仙尪最吸引人的就在「步法」了,各種大仙尪陣有各種不同步法,如太子陣的大七星步法比較輕快活潑,濟公陣的小七星步法則似醉不醉,福德陣的小碎步步法則顯現和藹慈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sugn 的頭像
    chsugn

    chsugn的部落格

    chsu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